主辦單位:宜賓晚報社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成都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宜賓晚報地址:四川省宜賓市南岸長江大道中段27號 新聞熱線:0831-99125 讀者服務部:0831-2339567 網站聯系電話:0831-2339567 QQ:59227734
發行部:0831-2332012 訂報熱線:0831-2339538 Copyright 2008 宜賓晚報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蜀ICP備13008762號 備案號:川新備06--120010 宜賓市網監支隊備案登記號:5115000312 川公網安備 51150202000118號 站長統計
母親的茴香大包
沒有吃上母親做的茴香肉包子,已經很多年了。這幾年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別過,以至于在異鄉的時間有多久,我與家的味道就分別了多久。
母親的茴香大包,餡料極其豐富。人家的包子里面大多是茴香、小蔥和豬肉粒,到母親這里就變成了包子里面的玉皇大帝,仿佛無所不包又相映成趣。海米、蝦皮、裙帶菜,有時候加些木耳和竹筍,成了一種各式原料的水陸道場和蟠桃盛會,變著法兒地讓我吃到不一樣的食物。在母親的眼里,包子必須首先富含我成長用到的所有養分,如此才稱其為一只可靠的包子。母親的包子總是那樣與眾不同,鮮嫩油綠的茴香本身水分很少,可是遇到了肥瘦相宜的五花肉,再加上足量的花生油,茴香豬肉的魅力就被完全釋放了出來。做好的包子擺在籠屜里,縷縷白色的蒸汽繚繞而上,熱熱地透著小麥的清香,滿屋子里都裹著溫暖。咬上一口滿嘴流油,肉餡滲入了蔬菜的滋味,回味鮮甜,這是什么珍饈肴饌都比不過的享受。
母親的廚藝簡單質樸,但在我看來卻是極富有詩意的。茴香大包至多不過十種原料,下面墊上的玉米葉子則是包子的靈魂。很多時候我都能看到那些金黃色的葉子,它們仿佛是一只只輕柔浮動的小船,沒有桅桿,但大都隨著河流的方向飄去遠方,那小船載著家人的惦念,緩緩地將游子的心帶往河岸的故鄉。母親的包子總是比市面上的包子皮薄一點,有著扎實的內在,雖然比蘇州的小籠包皮厚很多。包子皮里面的蓬松空隙正好吸收了餡料湯汁的味道,成為了包子最好吃的部位。吃包子的時候應該是就著稀飯喝的,隨同母親的茴香包子一同出場的當然少不了放著桂圓、薏仁、玉米等配料的稀飯。這種從小養成的習慣被我帶到了異鄉,以至于后來每次和朋友吃包子必須先問一下人家有沒有稀飯。就好像吃飯要用筷子,寫字要用鉛筆一樣,母親給我的味覺記憶留下了許多根深蒂固的烙印。吃完母親的包子,我和父親總喜歡拍拍肚皮,詢問對方吃了幾個,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母親才會微笑起來,說我倆裝腔作勢,其實一家人早已沉浸在愜意的舒適畫卷里。
母親的包子是全家人的最愛,也同樣受到大學同窗的喜歡。以前每次回家,我經常會帶上母親的肉包子,或者燉的排骨豆角,拿回去和同學們一起三五團聚。年輕的我們總沉醉于這種看似理所應當的付出,卻不知道其實母親也希望我慢慢地坐在家里陪她一起吃飯。母親的茴香包子承載了她特別的愛去了很多地方,去看外祖母的時候,我們搬新家的時候,茴香包子都悄悄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那是一種再純粹也不過的味道,熟悉的記憶中,母親的包子變成了會說話的朋友,時時提醒家人長輩的健康,默默注視著孩子的成長,包子的心性也就和人一樣,溫和而富有光彩。
陸文夫的《美食家》里面說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不過是面館在清早上起來做的第一碗頭湯面。面的種類有很多,陸文夫只喜歡頭湯的意思是表明了樸素的情懷。茴香大概也有很多不同的吃法,茴香打鹵面,茴香炒雞蛋,茴香小油條,可是再怎么變換花樣,茴香在我眼里只是包子的形狀,或者只有母親的包子才讓我知道茴香的真味道了。
在異鄉是吃不到茴香包子的,其他地方的朋友對這種皮厚的食物沒有興趣,詫異我為何如此執著。
父親說,家里院門前種著茴香,等你回來包包子吃。
年前友人相約去唐人街吃包子水餃,結果水餃店關門,我們只好在廣式早茶店小聚了一下。廣式早茶不可謂不體面,可惜我只獨愛母親的茴香大包,那是家的味道。
時政
民生